教你炒股票35:給基礎(chǔ)差的同學(xué)補補課
個人的理解能力之間相差太大,自然就有先后之別,因此用一堂課給基礎(chǔ)差的同學(xué)補補課也是應(yīng)該的,而且很多自以為基礎(chǔ)好、明白的,看看也有益,有些細微處的理解也不一定能完全到位。前面課程,最基礎(chǔ)的無非兩方面,一、中樞;二、走勢類型及其連接。這兩方面相互依存,如果沒有走勢類型,中樞也無法定義;而沒有中樞,走勢也無法分出類型。如果理論就此打住,那么一個循環(huán)定義就不可避免。要解決該循環(huán),級別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有了級別,一個嚴格的遞歸式定義才可以展開。
所謂的最低級別,就如量子力學(xué)的量子概念,物理世界不是想當然地?zé)o限連續(xù)的,而市場的交易同樣如此。最嚴格去定義,每筆的交易是最低級別的,連續(xù)三筆相同價位的交易,就構(gòu)成最低級別的中樞。有一個最低級別中樞的走勢,就是最低級別的盤整走勢類型;有兩個最低級別中樞的走勢,就是最低級別的趨勢走勢類型,如果第二個中樞比第一個高,那就是上漲走勢類型,反之就是下跌走勢類型。一般來說,假設(shè)依次存在著N(N>2)個中樞,只要依次保持著第N個中樞比N-1個高的狀態(tài),那么就是上漲走勢類型的延續(xù);依次保持著第N個中樞比N-1個低的狀態(tài),就是下跌走勢類型的延續(xù)。顯然,根據(jù)上面的定義,在最低級別的上漲里,只要也只有出現(xiàn)依次第N個中樞不再高于、即等于或低于第N-1個的狀態(tài),才可說這最低級別的上漲結(jié)束。最低級別下跌的情況與此相反。
上面就用最低級別的中樞把走勢在最低級別上進行了完全分類,而三個連續(xù)的最低級別走勢類型之間,如果發(fā)生重疊關(guān)系,也就是三個最低級別走勢類型所分別經(jīng)過的價格區(qū)間有交集,那么就形成了高一級別的纏中說禪中樞。有了該中樞定義,依照在最低級別上的分類方法,同樣在高級別上可以把走勢進行完全的分類,而這個過程可以逐級上推,然后就可以嚴格定義各級別的中樞與走勢類型而不涉及任何循環(huán)定義的問題。但如果按嚴格定義操作,必須從最低級別開始逐步確認其級別,太麻煩也沒多大意義,所以才有了后面1、5、15、30、60分鐘,日、周、月、季、年的級別分類。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不大嚴格地說,三個連續(xù)1分鐘走勢類型的重疊構(gòu)成5分鐘的中樞,三個連續(xù)5分鐘走勢類型的重疊構(gòu)成15或30分鐘的中樞等話。在實際操作上,這種不大嚴格的說法不會產(chǎn)生任何原則性的問題,而且很方便,所以就用了,對此,必須再次明確。
以上這些,都在前面反復(fù)提到,但很多人好象還是糊涂,不妨最后再說一次。顯然,站在任意一個固定級別里,走勢類型是可以被嚴格劃分的。例如,說一個5分鐘的走勢類型,顯然不可能包含一個30分鐘的中樞,因為按定義,一個單獨的5分鐘走勢類型無論如何延續(xù),也不可能出現(xiàn)一個30分鐘的中樞。要形成一個30分鐘的中樞,顯然只能是3個以上5分鐘走勢類型的連接才可能。走勢類型與走勢類型的連接,這兩個概念不可能有任何含糊的地方。5分鐘走勢類型,必須包含也最多包含5分鐘級別中樞,至于是1個還是5個,都不影響是5分鐘走勢類型,只不過可被分類成是5分鐘級別的盤整類型還是趨勢類型而已。
顯然,一個高級別的走勢類型必然就是由幾個低級別的走勢類型連接而成,但不一定都是次級別的走勢類型,例如,a+B+b,B是30分鐘中樞,由3個5分鐘走勢類型構(gòu)成,a、b是1分鐘走勢類型,那么a+B+b這個30分鐘走勢類型就能分解成2個1分鐘走勢類型和3個5分鐘走勢類型的連接。但我們還可以通過拆散重分,使得一個高級別的走勢類型必然就是由幾個次級別的走勢類型連接而成,由于中樞里至少有三段次級別走勢類型,所以就有了 “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二”: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類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級別走勢類型構(gòu)成。
例如,還是上面a+B+b的例子,估計很多人怎么都看不出為什么這分解定理一定成立。其實,不妨假設(shè)B中有三段5分鐘走勢類型,分別表示為B1、B2、B3,那么a+B+b=a+ B1+B2+B3+b=( a+ B1)+B2+(B3+b),顯然( a+ B1)、B2、(B3+b)都是5分鐘走勢類型,這就是該分解定理所說的東西。學(xué)過一點抽象代數(shù)的都容易理解上面的話,用抽象的話說,就是走勢類型連接這種運算是符合結(jié)合律的。但走勢類型的連接運算不符合交換率,這就是該運算的特別之處。只要明白了走勢類型連接運算的結(jié)合性,那就不難同時明白 “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一”: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都可以分解成同級別“盤整”、“下跌”與“上漲”三種走勢類型的連接。
其實,就像量子力學(xué)有多種數(shù)學(xué)的處理形式,本ID的理論,同樣可以用抽象代數(shù)的方法來處理,只是那樣的話,就更少人能看懂了。而抽象的方法,不僅簡潔,而且更能暴露其實質(zhì)。這些以后再說了,現(xiàn)在還是用比較簡單的、類似幾何的方法去理解吧。
注意,走勢是客觀的,而用什么級別去分析這走勢卻是主觀的。根據(jù)“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一”,任何級別的任何走勢,都可以分解成同級別“盤整”、“下跌”與“上漲”三種走勢類型的連接,那么就意味著,按某種級別去操作,就等于永遠只處理三種同一級別的走勢類型及其連接。還是上面a+B+b的例子,站在5分鐘級別的角度,這里有三個走勢類型的連接,站在30分鐘級別的角度,就只有一個走勢類型。那么,前面反復(fù)說的,確定自己操作的級別,就是確定自己究竟是按什么級別來分析、操作。例如,5分鐘級別上下上三段,意味著在5分鐘級別上有2個底背馳、2個頂背馳,按買點買、賣點賣的原則,就有2次的完整操作;而按30分鐘級別看,這里就沒有買賣點,所以就無須操作。
從純理論的角度,操作級別越低,相應(yīng)的效率越高,但實際操作級別是不可能隨意低的,而究竟按什么級別來分析、操作,和你的資金等具體條件相關(guān)。例如,T+1的情況下,按1分鐘以下級別的操作,就面臨著不能順利兌現(xiàn)的風(fēng)險,而系統(tǒng)的操作,要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都考慮其中,因此完全按1分鐘以下級別的操作是不可能的,除非是T+0。此外,級別越小,平均的買賣點間波幅也越小,因此,那些太小的級別,不足以讓交易成本、交易誤差等相對買賣點間波幅足夠小,這樣的操作,從長期的角度看,是沒有意義的。所謂的交易誤差,可以包括很多,例如你看見買點到你實際操作完成,必然有一個時間差,因此也就有了價位上的差別,這對于大級別無所謂,但對特小級別,那就需要特別精確,而這是不可能長期達到的。
因此,根據(jù)各種情況,你就可以相應(yīng)定好自己的操作級別,這樣就可以按照相應(yīng)的級別分析、操作。也就是說,一旦該級別出現(xiàn)買賣點,你必須進入或退出。也就是說,在你的操作級別上,你是不參與任何調(diào)整或下跌走勢類型的。有人曾問本ID為什么2001年后四年都不看股票,那很簡單,就因為在本ID的操作級別上出現(xiàn)賣點,所以就全部退出,等有相應(yīng)買點再說。制定了相應(yīng)級別,是否按照次級別以下進行部分操作,那是操作風(fēng)格問題,而實際上是應(yīng)該安排這種操作的,特別當進入一個你的操作級別的次級別盤整或下跌,這是你可以忍受的最大級別非上漲走勢,當然要操作一下來降低自己的成本。如果你的操作級別很大,那么其次級別的次級別,也可以用來部分操作的。這樣,整個操作就有一定的立體性,從而更降低其風(fēng)險,也就是能進行把成本降低這唯一能降低風(fēng)險的活動,只有當成本為0時,才算真正脫離風(fēng)險。
根據(jù)“纏中說禪走勢分解定理”,很容易就證明“纏中說禪買賣點級別定理”:大級別的買賣點必然是次級別以下某一級別的買賣點。
這個證明很簡單,具體就不寫了,還用上面的例子來說明:a+B+b=a+ B1+B2+B3+b=( a+ B1)+B2+(B3+b),最后的(B3+b)形成30分鐘的買賣點,那么自然其極限點在b上,對b進行分解,如果該極限點不是b的買賣點,那么就意味著b還沒完成,還要延伸下去,那么這極限點自然也不會是(B3+b)的極限點,這就矛盾了。但注意,大級別的買賣點不一定就是次級別的買賣點,在這個例子里,b可以是1分鐘級別的,就不是30分鐘級別的次級別了。所以只能說是次級別以下某一級別的買賣點。這也是為什么有時候,有時候一個1分鐘的背馳就會引發(fā)大級別下跌的原因。在最規(guī)范的走勢中,該大級別的買賣點剛好是下面所有級別的買賣點。當然,這還是一個很粗糙的定理,在以后的課程里,還有更精細的,這以后再說了。
本文摘自新浪博客:纏中說禪 發(fā)布時間:2007-03-09 11:51:00
文中觀點及個股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更多深度財經(jīng)、國際局勢資訊解讀,可去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鄧高望遠】(關(guān)注公眾號,在后臺回復(fù)相應(yīng)關(guān)鍵詞,可領(lǐng)取機構(gòu)付費投資報告、私募個股調(diào)研報告和行業(yè)報告),或者保存下方圖片在微信打開長按識別二維碼關(guān)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