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在多少級以上才有破壞性
地震在多少級以上才有破壞性?
震級大于4.5級以上。
按震級大小可把地震劃分為以下幾類:
1、弱震震級小于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
2、有感地震震級等于或大于3級、小于或等于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
3、中強震震級大于4.5級、小于6級。屬于可造成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
4、強震震級等于或大于6級。其中震級大于等于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可能產(chǎn)生的傷害
直接傷害:在室內(nèi)因器物傾倒或房屋倒塌被砸傷;在室外被倒塌的建筑物等砸傷;在野外被山上的滾石砸傷;被地光燒傷。
間接傷害:地震引起的火災(zāi);地震引起的水災(zāi);地震引起的毒氣泄漏;地震引起的危險品爆炸。
避震原則
一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定之規(guī);
二要行動果斷,不要猶豫不決;
三在公共場所要聽從指揮,不要擅自行動。
避震要點
1.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yīng)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yù)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nèi)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樓里,跑出來更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發(fā)現(xiàn)預(yù)警現(xiàn)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2.躲在室內(nèi)結(jié)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物體旁,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遠離建筑物,開闊、安全的地方。
3.應(yīng)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時盡量蜷曲身體;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摔倒或因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
4.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后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以保護頭頸部;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眼睛;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5.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充溢;要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無論在什么場合,街上、公寓、學(xué)校、商店、娛樂場所等,均如此。因為,擁擠中不但不能脫離險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傷。
災(zāi)后生活
注意飲食和個人衛(wèi)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積極投入恢復(fù)重建工作。
按規(guī)定服用預(yù)防藥物,增強身體抵抗力,防疫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