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本面分析大全
外匯基本面分析介紹
基本面分析的基礎
基本面分析的基礎是假設資產具有內在(真實)價值和市場價值。在市場周期中,有時候貨幣對的真實價值與貨幣對的市場價值不一致。基本面分析師的任務就是用某些評估因素來分析某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進行估值比較,從而確定現(xiàn)值是否是貨幣對的真實價值,或者,某種貨幣相對于另一種貨幣的價值是被低估還是被高估。如果一種貨幣被低估,那么交易者基于基本面分析的反應是對被低估的貨幣建立多頭倉位,以從預期估值向真實估值的變化中獲利。同樣,如果基本面分析師認為一種貨幣被高估,則會建立空頭倉位,以從該種貨幣未來下跌以趨向真實估值的變化中獲利。
基本面分析師所用工具中的一個關鍵成份是財經日歷,也稱為外匯新聞日歷。該日歷是重要公告的發(fā)布日期表,這類公告是一些國家發(fā)布的某些經濟、社會和政治狀況或在特定時期內對各國造成影響的決定因素。部分這類的新聞發(fā)布是按月進行(如就業(yè)數(shù)據(jù)),而有些則是按季度發(fā)布(如 GDP 報告)。財經日歷的每一條新聞發(fā)布都包括統(tǒng)一預期數(shù)字、此前數(shù)字、對于此前數(shù)字的修訂(如果有的話),以及新聞向市場發(fā)布時的實際數(shù)字。實際數(shù)字與預期數(shù)字或此前數(shù)字(包括修訂)的關系反映出一種貨幣相對于另一種貨幣被低估或被高估的確認情況。在公布這些數(shù)字時,世界各地的交易者都能夠確認其基本面分析,從而傾向買入或賣出所評估的貨幣,或者甚至不采取任何行動。交易者對財經新聞的反應將造成資產內在價值和資產市場價值間的同步。
外匯的基本面分析
合乎邏輯的下一個問題是:外匯市場中影響一種或另一種貨幣的基本因素包括哪些?我們認為有以下因素:
a) 利率
b) 就業(yè)數(shù)據(jù)
c) 制造業(yè)數(shù)據(jù)
d) 通脹數(shù)據(jù)
e) 貿易數(shù)據(jù)(包括零售額)
這類基本面數(shù)據(jù)的報告有一大批。交易者可免費研讀財經日歷中的這些報告,外匯經紀公司網站都提供這些報告。
基本面分析的實際運用
2011年9月6日,瑞士國家銀行對歐元兌其本幣瑞士法郎(CHF)采取了匯率下限掛鉤。采取這一行動是為了降低瑞士法郎的買入壓力,因為交易者都希望退出逐漸疲軟的歐元,以買入瑞士法郎,瑞士法郎被認為是更為堅挺的貨幣(避險貨幣)。作為一個出口驅動型經濟體,瑞士國家銀行的行動是為了讓瑞士法郎相對弱一點,以使瑞士經濟的出口價格更便宜。此類出口之一便是旅游。例如,很自然,如果一個愛爾蘭家庭希望在瑞士滑雪勝地度假,能夠以一定金額的歐元換到更多瑞士法郎會更合算。這就是瑞士國家銀行的意圖:使瑞士出口產品更便宜,更受歡迎。
四年后,由于歐元基礎進一步弱化,同時歐洲央行在考慮一個量化寬松計劃,瑞士國家銀行清醒認識到堅持瑞士法郎兌歐元匯率掛鉤的代價,包括在市場上投入大量瑞士法郎買入歐元,從而提振歐元價值,降低瑞士法郎的價值,這長此以往是不可持續(xù)的。一些資深基本面分析師早在2014年10月就看到了這一點。大部分市場參與者卻沒有注意到。
2015年1月15日,不可避免的事發(fā)生了。面對維持匯率掛鉤越來越高的成本,瑞士國家銀行取消了歐元/瑞士法郎的匯率限制,其結果是,在短短幾秒鐘內,歐元下跌了約3000 點以反映其真實價值。
這個經典案例清楚表明基本面分析本可以挽救眾多交易者免受瑞士國家銀行金融海嘯當天遭受的慘重損失。對這一匯率掛鉤的分析本可表明,瑞士法郎對歐元的價值被嚴重低估,僅僅依靠瑞士國家銀行以更高成本在支撐。當瑞士國家銀行決定取消其支持時,瑞士法郎的內在價值進行了自我調整,向瑞士法郎兌歐元的市場價值回歸。
總之,正確使用基本面分析的交易者能夠比零售市場的其他人提前看到一些市場變化,而這在往后是極具潛力的。
如何降低外匯交易成本
《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的作者 范K·撒普 博士 指出:”交易成本是影響交易績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比銎諒娬{:”很少有一個交易系統(tǒng)可以創(chuàng)造比它的交易成本更高的利潤?!比绻幸惶紫到y(tǒng)可以在1年里創(chuàng)造1萬美元的利潤,那么您很可能付出了超過1萬美元的交易成本,假設您通過某種方法節(jié)約了3000美元的交易成本,這就等于您提高了30%的獲利能力,而實際上交易成本對于交易績效的影響可能遠遠大于這個例子,在您真正交易一段時間以后,一定會對撒普博士的話有更深刻的體會。
很多交易者忽視交易成本,或者根本沒有把交易成本當作一回事。其實交易成本對交易業(yè)績有非常大的影響,尤其是對短線交易者而言。可以用簡單的計算來說明,假設一個月交易20天,每天盈利50美元,這個50美元是通過5次交易來獲得的,即每次獲利10美元。那么通過20天交易獲利1000美元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呢?假設這些交易每次都是0.1手,平均點差為2點,即每次的成本是4美元(買進2美元,平倉2美元)一天總計20美元,一個月下來總計成本為400美元,利潤的四分之一,可不少了。當然上述計算都是假設的,真實情況依據(jù)點差和交易頻率來決定。
有此可見,交易成本主要由點差和交易頻率決定的。先來看看點差的情況。假設之前的平均點差為1.5點,一個月的交易成本變?yōu)槎嗌倌?每次交易0.1手,成本為3美元(進出各1.5美元),每天總計15美元,20天的交易成本為300美元,平均點差降低0.5點,每個月節(jié)省了100(400-300)美元的交易成本。因此在同等情況下,盡可能選擇點差比較低的交易平臺。
現(xiàn)在在來看交易頻率是如何影響交易成本的。同樣基于上述的計算?,F(xiàn)在假設每天獲利50美元是通過2次交易獲得的,即每次獲利25美元,并且減少了3次交易。每次交易成本是4美元(平均點差假設是2點),一天的交易成本是8美元,20天的交易成本是160美元,相比每天交易5次的情況減少了240美元的成本!有此可見降低交易頻率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也看出交易頻率相對點差更影響交易成本。
還有第三種因素影響交易成本,而且很多交易者也沒有意識到,那就是返傭。假設甲乙兩個交易者依據(jù)上述假設進行交易(每天0.5手,一個月交易20天,總計10手),甲沒有返傭,那么他每個月的交易成本是400美元,而乙的傭金返還是每個標準手5美元,則10手的交易量他每個月能獲得50美元的傭金返還,成本減少了50美元。關于返傭的的具體內容請閱讀(什么是外匯返傭)。從交易頻率上看,如果你是長線交易者,一個月僅有很少的交易次數(shù),那么你的交易成本非常低,傭金返還可有可無。如果你是超級短線交易者或者是進行刷單,即所謂的刮頭皮,每天進進出出,則應該通過外匯代理商開戶獲取返傭,降低交易成本。
外匯市場的結構
對大多數(shù)零售商來說外匯市場結構經常被忽視。其實當制定和實施任何一個交易計劃時,外匯市場結構是需要被考慮的關鍵因素。外匯市場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全球市場是由于他的結構方式。影響外匯市場結構的主要因素是外匯產品的交易方式、參與者和他們的動機,規(guī)則和市場規(guī)模。由 于外匯市場是場外交易(OTC),不同于期貨或者股票需要通過一個類似于股票或者期貨的交易中心,價格行為不同。作為一個外匯交易者,理解這些必要因素對你的成長非常重要,這會有助于交易者未來的交易。
場外交易
要了解外匯市場的結構,首先要可以交易那些產品。在大部分情況下,外匯是場外交易,也就意味著外匯不是通過交易所交易的。當我們提到外匯工具時,我們通常指的是市場參與者所交易的產品,無論是用來經營、投機或者對沖。這些產品包括:現(xiàn)貨外匯,直接遠期,外匯掉期,外匯期權。場外交易,是通過做市商交易。在外匯市場,做市商是有資質的銀行或經紀人,他們提供買賣報價并接受訂單。對做市商而言,訂單可以對沖或拋給銀行,他們也可以匹配的內部訂單,意味著他們把訂單從一邊移動到另一邊。
其他常見的交易工具,如股票和期貨是在交易所買賣的產品,這意味著涉及這些工具的任何交易是通過如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和倫敦證券交易所(LSE)的交換來完成的。下面的幾個要點是場外及場內交易市場的一些特點。
OTC
l Market Made
l Trading firm is the counterparty
l Heavy price competition
l Price and execution quality varies
Exchange Traded
l Exchange is counterparty to all trades
l Less price competition
l Standardised price and execution
l Regulatory oversight from exchange
讓我們展開什么是場外交易?場外交易是通過其他工具來處理訂單和交易,沒有中央交易所,因此一個復雜的網絡工具已經建立,以讓參與者進行溝通和交易。該網絡具有不同的層次,每個都有其自己的機構,在外匯市場中提供不同功能。 銀行間市場基本上是大銀行之間的網絡。 該網絡是通過EBS(電子經紀服務)和路透社現(xiàn)貨匹配系統(tǒng)成為可能。這兩個應用程序有效地聚集了銀行的訂單,顯示了各個投標,報價和金額,每個意愿進行交易的。這允許適當?shù)氖袌龉δ?,通過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并有效地處理發(fā)生。銀行間市場是唯一能夠與最高信用積分高的大銀行,這是為了消除任何交易對手風險和減少競爭。通過限制進入銀行同業(yè)市場的大銀行繼續(xù)保持其份額的外匯周轉,因而獲利。
市場參與者
在食物鏈的頂端,是外匯交易商。這些都是經銷商的銀行進行外匯業(yè)務的客戶。各大銀行包括德意志銀行,瑞銀集團,花旗集團,巴克萊,蘇格蘭皇家銀行,高盛,匯豐銀行,美國銀行,摩根大通,瑞士信貸和摩根士丹利。這些銀行處理大約每天的外匯交易量的2/3,形成了被稱為銀行同業(yè)市場。這些銀行為對方客戶或為自己提供急需的流動性,市場如此之大,交易者無論是企業(yè)還是投機,可以促進和適當?shù)氖袌鼋灰住?/p>
對外匯市場的一個新的水平,我們有存在的金融和非金融的參與者市場。這可能包括規(guī)模較小的銀行,企業(yè),對沖/基金/養(yǎng)老基金,商品交易顧問和大型投資者。傳統(tǒng)上,大多數(shù)的外匯營業(yè)額一直國際貿易流動的結果,這種趨勢在最近幾年與廣大營業(yè)額是資本流動,投機及對沖活動的結果改變。這一轉變反映了日益認識到外匯為所有市場參與者產生回報的一種手段,并且需要通過對沖活動,以管理外匯風險。
在一個新的水平,我們有外匯經紀商及零售的ECN(電子通訊網絡)。傳統(tǒng)的外匯經紀行的買家和賣家之間的中介方,這意味著它們方便了最終用戶和他們的流通量提供者(做市商銀行)之間的交易。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仍然是今天的情況。經紀和電子通訊網絡通常有一個或多個流動性提供者,通過它們可以對沖頭寸在他們的頭寸和管理任何風險,他們可能有一個協(xié)議。流通量提供者可能是上述大型銀行中的任何一個,甚至是另一個零售經紀商根據(jù)自己的需要。
在這一切的背景下,我們有中央銀行。央行遵循各自的貨幣,并確保它的價格走勢是不是不穩(wěn)定,促進穩(wěn)定。他們的市場參與者,以分散其外匯儲備,影響他們的匯率的價值,并代表政府的國際收支。要做到這一切的中央銀行誰使用了一些較大的銀行,以幫助推動這些資金流向自己的經銷商。
外匯基本面分析大全相關文章:
★ 海爾對外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