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未到期危機準備金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亦稱“未到期保險費準備金”。責任準備金的一種形式。保險責任尚未屆滿,把應屬于下年度的部分保險費提存起來,用作賠償準備金。那么下面來看看什么是未到期危機準備金吧。
什么是未到期危機準備金
未到期危機準備金是指為了抵償在計算日有效合同產(chǎn)生的危機,必須分配給下一年或以后年度的保險費金額。在歐共體,它是指如果會計或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以后可能不足以抵償危機和該財政年度之后的危機經(jīng)營管理,補充UPR的備抵款。
未到期危機準備金的含義
URR有兩種含義,第一種是指在評估日,保險人為了抵抗未來危機(包含保險賠款和費用支出),第二種是指代附加未到期危機準備金(Additional Reserve for Unexpired Risk/AURR),表示在前種含義下的URR超過UPR的那部分準備金。實際上,URR也可能會比UPR要小,因為考慮到延期獲得成本(Deferred Acquisition Cost)是作為保險企業(yè)的資產(chǎn),能夠沖抵部分的未賺保費準備金。所以只有當URR大于UPR時,才需要提取附加未到期危機準備金。
在某些狀況下,未到期危機準備金是用來確保保險費收入不足以支付未來賠償責任時的支付。在這個意義上,未到期危機準備金有效地保證了預期的未來賠償,并且也將使得稅收能夠延期繳納。
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計算方法
1)年平均估算法
年平均估算法也稱%估算法,該算法假定一年中承包的所有意外保險單是天逐日開出的,每天開出的意外保險單數(shù)量、意外保險單金額大體均勻。
為什么以當年意外保險單的自留意外保險費總額中的一部分留作準備金?
這是因為,1月1日零時開出的意外保險單在當年月日時滿期,不需要提取準備金;而從1月1日零時以后每天開出的意外保險單,則在第二年1月1日零時以后滿期,因此,都要提取準備金,最少提取1天的準備金;月日零時以后開出的意外保險單,在下年度的月日時以后滿期,需要提取天的準備金。
2)季平均估算法
季平均估算法也稱八分法。假定一個季度內(nèi),所有承保的保單是天逐日開出的,且意外保險單數(shù)量、意外保險金額大體均勻。以意外保險期限1年為例,說明4個季度應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計算方法。按季平均估算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季初到季末簽訂的意外保險單,總有半個季度的責任延續(xù)到下一年度的同季,占全年4個季度的一半。
3)月平均估算法
月平均估算法也稱分法。假定一個月內(nèi),所有承保的保單是天逐日開出的,且意外保險單數(shù)量、意外保險金額大體均勻。以意外保險期限1年為例,說明個月度應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計算方法。按月平均估算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要考慮兩個因素,基本同按季估算法,不再贅述。
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yè)(保險)提取的原保險合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和再保險合同分保未到期責任準備金.
二、本科目應當按照險種和原保險合同或再保險合同進行明細核算.
三、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yè)在確認保費收入、分保費收入的當期,應按保險精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二)資產(chǎn)負債表日,應按保險精算重新計算確定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金額與已提取的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的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貸記或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
(三)原保險合同提前解除的,應按相關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余額,借記"未到期責任準備金"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zhuǎn)入"本年利潤"科目,結(jié)轉(zhuǎn)后本科目無余額.